2025-04-26 智能 0
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最近的探险之旅中,惊喜地发现了一片广阔的蓝冰区,这里是未来可能建设大型机场的地方。随着对这一发现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勘探,科考队成员们将揭开这片蓝冰地区的地质秘密。
这片成片的蓝冰区域位于中国南极内陆考察基地西南方向大约10公里处。记者亲眼目睹了那壮观的一幕:一望无际的裸露蓝冰面上,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滑利。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强大的力量,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独特而充满挑战性的工作环境。通过使用专业工具如冰钻,科考队员们已经初步评估了这个地方,并收集到了关于这块蓝冰厚度、结构等关键信息。
据领队孙波介绍,这个新的蓝冰机场不仅能够满足各种类型的大型飞机起降需求,而且由于其设计,它还能直接适应现有的起落架,无需进行任何额外改造。此外,全世界共有8个这样的永久性机场在南极地区,是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一个重要标志。
孙波团长解释说:“这些‘蓝色’飞行跑道具有出色的承载能力、抗冲击性能以及稳定性。在美国C-17环球霸王和C-130大力神运输机,以及俄罗斯伊尔76运输机、中国运20大型运输机,以及商业巨头空客和波音超远程飞机中,有它们安全地在这里起降。”他继续说道,“这是我们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目前,中国在南极拥有4座考察站,并正在建设第5座,但至今尚未建有永久性的航空设施。在2015年到2016年的第32次中国南极任务期间,一架名为“雪鹰601”的固定翼飞机会成为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南极航空时代。但是,由于缺乏永久性的航站点,大部分航班依赖俄罗斯进步站提供雪面跑道作为起降地点,而气象支持和维护工作则需要来自国外同事协助完成。
为了确保未来固定翼飞机可以安全运行,当前任務包括试验性建设一座新雪面机场,在距离中山站不远的地方。这座新机场主要服务于小型雪橇式飞机,而不是像本次发现那样的庞大物体,如今所见到的那些用于货物或乘客运送的大型喷气发动机引擎驱动商用或军用平底船只。而对于选择建立这种基础设施来说,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保持良好的平整度以便让它持续利用,即使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也能有效操作;相反,对于专门为较小尺寸的小型设备准备好的人工制成表面的场所而言,那些被称作“滑板”或者“滑走路”(Runway)的东西就很难做到永恒持久,因为它们必须不断地压实以保持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