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液晶面板话语权拉开06液晶电视大战序幕

液晶面板话语权拉开06液晶电视大战序幕

2024-06-30 行业资讯 1

2月2日,全球最大的玻璃基板生产企业美国康宁发布公告称将在中国建立生产线。上广电和京东方都有意争取与康宁合作。但到目前为止,康宁公司仍然没有最终决定落址何处。 而在去年底,创维集团、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深圳聚龙,研究进入TFT-LCD行业的可行性。同样在去年年底,中华映管与厦华投资2亿美元的TFT-LCD液晶显示模组厂在厦门投资建厂。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液晶面板在年初率先拉开了2006年液晶电视大战的序幕。 争夺上游材料供应 在三地加强液晶面板生产力量的背后闪动着政府的身影。业内人士认为,政府积极推动液晶面板生产,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核心技术落后于人的担忧。技术专家韩小平认为,没有液晶面板的上游资源的支撑,我国液晶电视生产厂家充其量是组装厂而已。 据业内人士指出,面板生产的关键点在于掌握核心技术和建立完善的产业链,特别是上游核心材料的供应。中国、韩国都纷纷加强在上游核心技术领域的积累,据工业研究院资料显示,至2008年时,韩国面板产业的上游材料自给率约可达到50%。正是出于掌握上游核心材料的考虑,上广电与京东方才展开争夺康宁的斗争。 康宁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企业,其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80%以上,玻璃基板作为液晶面板的上游产业,对于面板生产企业有很深的影响。据友达有关人士表示,2005年虽然玻璃基板厂商在积极扩产,但是速度仍旧赶不上液晶面板厂商的扩展速度。在2005年随着6代TFT生产线陆续开工,玻璃基板的供货缺口达到了20%以上。 据了解,目前康宁在上广电和京东方两者之间摇摆不定。业内人士分析,其主要的考虑是,一作为上游企业,下游企业是否有足够的产能能够消化掉玻璃基板,另外,就是知识产权问题。康宁公司表示,对于落户北京还是上海公司正在仔细考虑中。 国内液晶面板将缺阵主流市场? 业内对于国内彩电企业纷纷上马液晶面板生产线,抱有很深的担忧,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认为,国内企业投资面板生产面临很大的风险,一是资金的风险,投资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投资巨大,潜在风险也大;二是技术和面板升级的风险,因为液晶面板已经向更高世代发展。 康佳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叶涛表示,37英寸、42英寸液晶电视将成为主流机型。夏普和LG.Philips则共同认为,更大尺寸的LCD电视正在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机型。 为了应对大尺寸液晶电视的到来,外资企业开始投产更高世代的生产线。 而国内面板企业大都停留在5代及以上,韩小平认为,国内的液晶面板的生产主要适用于电脑,小尺寸液晶电视以及其他液晶产品的生产。 业内人士指出,外资液晶面板企业对国内企业的包围越来越紧,外资企业不但垄断了液晶电视面板市场,而且还能够凭借其在液晶面板上的优势对国内液晶电视企业随时发动打击。据记者在家电卖场的调查,目前外资企业在大尺寸液晶电视上的降价幅度最大,在永乐电器一款东芝的37英寸液晶电视最高降幅达到了一万元。 据易观咨询师分析,国内液晶电视企业在小尺寸液晶电视方面的利润大部分被国外液晶面板企业所占据,又遭受了外资液晶电视企业的利润打击,国内企业已经很难承受。而在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又面临面板短缺的问题,基本上高端市场将面临被外资企业垄断的可能。

标签: 科技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