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行业资讯 0
国家标准的制定背景与意义
在中国,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基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水体环境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威胁。为了确保饮用水安全、保障农业灌溉使用水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对水体中pH值进行了严格规定。这就需要对现行国家标准有深入了解,以便更好地执行。
国家标准中的pH范围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66-2007)和《surface water an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GB 8978-1996)的规定,地下水和表面水分别设置了不同的pH值范围。在没有特定的排放要求时,对于一般性河流、湖泊及湿地等自然界中的表层浅层 groundwater(不含矿泉池)、河流及湖泊,其允许最大pH值为9.0;对于较深或特殊类型的地下水源,则可以根据其化学成分调整适宜的pH范围。
pH检测方法与设备
水质ph测定通常采用酸碱计法,这种方法通过在一定条件下加入少量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使得测量液呈现出电导率变化,从而计算出实际样本中相应浓度下的ph值。常见的一些设备包括pph计、电子滴定器等,并且由于现代科技发展,还有便携式ph测试仪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现场检测。
pH偏离原因及其处理措施
当监测到的water quality ph偏离其所在类别规定范围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首先检查是否存在污染物输入,如工业废弃物排放或者农药残留;其次可能是因为采样地点选取不当,如近距离采集可能会受限于局部环境因素影响;最后还需考虑是否存在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界自身化学组成为发生改变的情况。此外,如果发现问题,可以采取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采样技术或者实施生物修复措施等手段来解决问题。
pH控制在饮用-water系统中的重要性
对于饮用water系统来说,维持合理的pH值至关重要。一方面过高或过低的PH会使得管道内壁形成沉积物,有利微生物生长,加速腐蚀速度,同时也可能导致管道堵塞;另一方面,它还会影响供给压力,因为不同PH下的液体密度不同。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人工增添补充剂如氯消毒后,也需要注意调节以避免产生难溶性的氯代产品,从而提高清洁效率并降低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