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 - 中央部委排名顺序我国研发太赫兹视频合成孔径雷达雾霾可穿透

中央部委排名顺序我国研发太赫兹视频合成孔径雷达雾霾可穿透

2025-05-17 数码 0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日前宣布,由该所主导研制的我国首部太赫兹视频合成孔径雷达成功进行了飞行试验,并获得了国内首批太赫兹视频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数据。这种高科技设备能够弥补传统光学、红外和雷达在探测慢速动目标方面的不足,显著提升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可识别性,为复杂环境下移动目标监测提供坚实技术基础。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先进的地面观测系统,可安装在各种飞行平台上,如飞机、卫星和宇宙飞船,全天候对地进行无缝监测。因此,它在灾害监测、环境保护、海洋研究、资源勘查以及农作物产量评估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发挥其他遥感手段难以实现的功能,因此备受世界各国青睐。

据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介绍,一般情况下,传统雷达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需要多次拍摄才能获取图像,而合成孔径雷达则能实时、高分辨率地捕捉到图像。这是因为它利用了目标与激光之间相对运动来“构造”出一个更大的虚拟天线口径,从而提高了实际探测能力。合成孔径雷达有两种类型:非聚焦型和全聚焦型。全聚焦型尤其表现出色,其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不受雾霾或尘埃影响,而且能够远距离侦察且分辨率保持一致。此外,它还能穿透障碍物,对伪装或隐蔽目标进行识别。

由于其广泛的应用潜力,合成孔坪震波技术被用于地质调查中为工程师提供地形信息;用于环境监控中追踪油气泄漏和水流变化;用于导航服务中生成海洋状况分布图;以及军事领域内作为侦察工具寻找敌方目标。此外,这项技术也被应用于太空科学研究,如探索月球或金星的地质结构。在全球范围内,包括美国军队,将此类高级系统广泛装配于战斗机如U-2和SR-71,以及轰炸机B-2等。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这一技术,现在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在国家规划建设项目中的精确定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李军副总设计师表示:“相比传统低频带的影像系统,我们采用太赫兹波长实现更高分辨率,更快速度,即可达到视频级别的清晰度,对于快速移动对象检测显示出了极大优势。”

23所将这项突破性的高频段视频合成孔平震波开发为未来重点方向之一,并通过多年的持续研发,最终实现从Ka波段到太赫兹波段转变,这标志着我们迈向了一步新的里程碑。在未来的时间里,该团队计划进一步完善这一技术,以满足不断增长需求。

标签: wordpress手机数码社区chh电子产品2022年手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