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 -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成果我国研发太赫兹视频合成孔径雷达穿透雾霾如同神眼观天下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成果我国研发太赫兹视频合成孔径雷达穿透雾霾如同神眼观天下

2025-05-17 数码 0

据新华社最新报道,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近日宣布,自该院负责研制的我国首部太赫兹视频合成孔径雷达成功进行了飞行测试,并且取得了国内首次太赫兹视频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数据。这项技术革新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能够弥补传统光学、红外和微波雷达在探测慢速动目标时的局限性,显著提高了图像识别度,为复杂环境下的移动目标监测提供了坚实基础。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先进的对地观测系统,它可以安装在飞机、卫星或宇宙船上,无论是在白昼还是夜晚,都能全天候对地进行监视。因此,这种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控、环境保护、海洋研究、资源勘探、中农作物产量评估以及土地调查等领域极具优势,可为其他遥感手段无法覆盖的领域提供服务,从而受到了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

与常规雷达相比,该科技在恶劣天气下需要多次拍摄才能获取影像,而合成孔径雷达则能够实现高分辨率全天候观测。通过利用移动信号处理方法,将小型真实天线转化为大型虚拟天线,这使得其性能出色无匹。合成孔径雷达有两种形式:非聚焦和全聚焦。在恶劣条件下工作时,它表现卓越,不受日间照明影响,可以穿透雾霾和烟尘,并保持远距离稳定的分辨率能力。此外,它还可突破障碍物,对伪装或隐蔽目标进行识别。

此类技术应用广泛,其应用场景包括为地质学家提供地形信息,为环保人员提供水文信息,为导航者显示海洋状况分布图,以及军事战略中用于侦察和目标寻找等。此外,在太空探索中,如月球表面结构分析,也是其潜力之所在。而世界级先进国家,如美国,以其U-2、高超音速SR-71侦察机及F-15战斗机B-2轰炸机等军用飞行器广泛采用这种技术。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研发此项科技,现在已逐步投入实际应用中,在国土调查、资源普查城市规划选址抢险救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李军副总设计师表示,“相较于光学红外摄像系统,太赫兹波长更高,更适应恶劣环境下快速捕捉细节。”他解释说,“这不仅提升了我们的发现速度,还增强了解读图像细节的能力。”

23所将Ka波段至太赫兹频段视频合成孔径雷达到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他们已经完成从Ka波段到太赫兹波段从零到一的开发过程,这标志着这一前沿技术迈出了向实际应用的一大步。

标签: 二手手机数码回收网中关村电脑对比参数数码免费咨询公司注册数码宝贝皇家骑士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