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手机 0
当你在一场繁忙的晚宴上难以同时捕捉两位宾客的对话时,不必过分担心,因为科学已经揭示了人类大脑语音处理能力的一种自然界限。研究表明,人们无法一次性记录多于一个人的谈话内容,这种限制源自大脑处理声音信息的方式。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项研究利用28名参与者的大脑扫描技术,模拟了一场“鸡尾酒会”,让他们在两个人的同时发言中试图跟随每个人的谈话。
测试者的大脑表现出良好的反应,当一个人说话时,它们能够准确地记录下这些声音。但是,当第二个人加入谈话时,大脑却无法再将这两股声音转化为可理解的人类语言。这一发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往往很难集中注意力与家人交谈,而是在喧闹的环境中也很难清晰听到他人所说的话语。
负责此项研究的克里斯蒂安·布罗德贝克博士指出,我们认为,在识别和记忆单词方面,大脑需要同时匹配进入的大量声波信号。此外,由于大脑资源有限,一次只能处理一个语音信号,因此不可能同步处理多个说话者的话题。
为了验证这一点,研究人员要求测试者听取由男女两个不同的演讲者分别朗读查尔斯·狄更斯著作《儿童版英国历史》的不同章节。在实验中,他们播放两个不同的声音版本,并使用磁共振成像来观察测试者的神经活动。当一个人说话时,大脑听觉皮层变得活跃并能正确记录相关的声音;随后活动转移到稍微低级别的语言区域进行分析和破译单词。而当两人同时发言时,这种转变并未发生。大腦似乎只能接收到说话者的声音模式,而不能将其直接转换为文字。
这一发现被提交至最近出版的《现代生物学》杂志上公布,并得出结论,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在0.1秒内轻松辨认对方的声音,但对于将这些声音翻译成文字则存在极大的“瓶颈”。通过使用特殊仪器进行头部扫描,这一限制得以证实。大腦语言感知能力受到了所谓“瓶颈”的限制,即在快速交流的情况下,如同众多人几乎同时以每秒3个单词左右速度发言之际,大腦资源可能会达到饱和状态,使得我们无法准确捕捉到所有人的对话内容,从而导致人们选择性地筛选来自周围环境中的声响信息。
上一篇:人工智能技术学习指南核心领域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