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手机 0
在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事件的背景下,京东凭借其持续增长的交易额和净营收,以及在毛利率、非电子与家电产品占比等方面的显著提升,已经成为阿里巴巴在中国电商领域的一个强劲对手。京东的用户活跃度达到了阿里巴巴零售用户活跃度的29%,交易额则占了11.45%,显示出其市场份额正在迅速扩大。
随着规模的不断增加,京东在成本控制方面也展现出了积极的一面,其毛利率从2013年的9.8%提高到2014年的11.7%,第四季度达到12.7%。这部分得益于供应商溢价能力增强以及来自非电子与家电产品和平台服务收入的大幅增加,这两类业务都具有较高的毛利率。
除了这些正面迹象,京东还展示了其平台服务业务快速增长潜力。在第四季度,该业务已占总交易额44%,同比增长217%。此外,由微信和手机QQ两个社交网络渠道带来的交易额增长了两倍以上,这表明用户习惯正在逐步建立。此外,旗下的拍拍网C2C平台也发挥作用,使得用户数量大幅增加。
尽管存在一些不可比较因素,如合并腾讯相关业务带来的影响,但结构性变化如非电子与家电产品比重上升以及平台交易比重增大的趋势,为与亚马逊相比具有更高可比性的公司提供了更多证据。此外,在春节期间自营物流优势让它成为少数能保证送货顺畅的电商之一,这也是吸引质量追求型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与亚马逊不同的是,京东仍需应对激励费用、战略重组等一系列短期压力,同时履约成本和市场费用上的提升反映出三四线城市及县镇扩张所产生的问题。这意味着尽管长期来看 京东可能会改善这些问题,但目前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对于估值而言,我们需要考虑既有结构性的利好,又要包括这些不确定因素。虽然未来几年内收入复合增长可能超过亚马逊,但同时也必须考虑全球化、管理效率等方面未知变量,以及规模经济临界点的问题。如果以阿里巴巴为参照,并将平台收入区别对待,则可以推算出自营收入毛利为15.3亿美元,加上10.4亿美元的平台收入,即25.7亿美元,从而计算出一个相对可比较的情况下的市销率估值范围:387亿美元至463亿美元之间,比昨日收盘市值尚有3%-23%空间,而相较于几个月前给予估值中枢也有所提升。不过,如果阿里巴aba挤压泡沫进展持续,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其股价走势;反之,如果京东取得任何突破或重大进展,都可能提高其确定性并提升估值水平,对方则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