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手机 0
在科技的驱动下,京东正在与阿里巴巴展开一场激烈的电商对决。尽管面临高昂的成本结构挑战,就像亚马逊多年来所经历的一样,但京东凭借其快速增长的交易额和净收入,以及在非电子产品和家居领域以及平台服务业务中的显著增强,已经成长为阿里巴巴电商业务的一个可观重量级对手。2014年的财报显示,京东年活跃用户占比达到29%,交易额则占比11.45%,这表明未来两者的规模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毛利率从9.8%提升至11.7%,并且连续四个季度稳步上升,其中第四季度达到了12.7%。这一增长可能是由于规模扩大带来的供应商溢价能力增强,以及来自非电子及家电产品以及平台服务收入的大幅增加,这两类业务毛利率较高。此外,非电子及家电产品交易额比例从36.8%上升至45.9%,第四季度首次突破50%;而来自平台服务的交易额占比已达44%,同比增长217%。
总体而言,该公司过去三年交易额增长分别为124%、71.2%、107%,净收入增长分别为96.2%、67.4%、66%.这种持续稳定的盈亏平衡线附近徘徊实属不易。在微信和手机QQ社交网络渠道上的用户习惯建立过程中,用户购买频次仍然低于阿里巴巴,但用户数量不断增加。
虽然存在不可比较因素,如合并腾讯相关业务导致的事项,但这些变化具有结构性,比如非电子及家电产品比例增加以及平台服务交易份额上升。这使得它与亚马逊越来越接近,并且通过自营物流系统,在春节假期期间保持送货能力,使其成为少数能够保证送货的小众电商之一。
然而,不确定性的问题依然存在,比如成本结构压力、管理效率等方面的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加之规模经济临界点可能会降低其优势,因此估值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如果以亚马逊作为参照,其估值应介于463亿美元到387亿美元之间,与昨日收盘市值相比,有3%-23%'s空间,这对于安全性来说是一个相对保守的范围。但若京东在任何方面获得重大进展,将提高其确定性,从而提升估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