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手机 0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京东正与阿里巴巴展开一场激烈的电商竞争。尽管面临高昂的成本结构,但京东仍然取得了显著成长。在2014年的财报中,京东显示出它已经成为阿里巴巴在中国电商领域的强有力对手。京东年活跃用户数量达到了阿里巴巴零售活跃用户数量的29%,交易额则占比11.45%,远超去年同期。
这背后,是京东在多个方面表现出的积极信号。毛利率从2013年的9.8%上升到11.7%,并且持续稳步增长,其中第四季度达到12.7%。非电子与家电产品交易额占比也从36.8%增加到45.9%,第四季度首次突破50%,达到50.1%。来自平台的交易额比例也由之前的33%大幅提升至44%,带动服务和其他收入实现显著增长。
随着微信和手机QQ等社交网络渠道交易量的大幅增长,以及C2C拍拍网业务的发展,京东用户数不断扩大,年活跃用户达到了9669万。不过,这还不足以弥补与亚马逊之间差距,如云计算、终端销售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
春节假期期间,由于自营物流能力,使得京东能够保持送货服务,不受传统物流公司放假影响。这为质量保证重视客户提供了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在未来的时间内, 京东仍需应对成本结构中的压力,就像亚马逊历史上的情况一样。
净亏损虽然较前一年有所增加,但主要是由于一次性费用和战略重组。此外,一些操作指标如库存周转天数略减,而帐期延长反映了其精细化运营能力。此外,有观点认为若没有找到延缓规模不经济临界点到来的方法,其管理效率可能会降低优势。
因此,在估值时必须考虑结构性的利好因素,同时包括这些不确定因素,如全球化、管理效率等问题,以及规模不经济和想象空间问题未解决的情况下的增长风险。如果参照阿里巴巴市销率,则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可比较的情景分析,从而给出一个合理估值范围,即387亿美元~463亿美元间,这对于当前股价来说具有相对安全性,但仍面临着市场泡沫挤压风险。如果能在盈利能力、新业态拓展、新合作模式、精细化运营指标改善等方面获得突破,将有望提升其确定性并进一步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