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7 手机 0
在人工智能的自然风景中,2015年是彩电行业不可忽视的一年。从真假4K到曲面、超薄的技术争论,再到关于谁是“未来显示”技术和谁构建了真正的“内容生态”的问题,都让这场论战变得更加激烈。企业与阵营之间,隔空互喷的情景不仅让我们惊叹于其热闹,还留下了一些什么?
今天,我们将带你回顾那些对撕好戏。
首先是关于“真假”4K之争。在一年的预热和普及之后,4K分辨率已经成为彩电新品的标杆配置,而伪4K电视也悄然出现在市场上。NPDDisplaySearch液晶电视分析总监杨静萍指出,一些面板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就开发出了名为RGBW或GreenUHD的面板。这涉及红、绿、蓝三原色以及白色子像素组合,这些颜色的结合决定了我们看到电视上的不同色彩。而WRGB是否真的可以被称为4K?这一点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一方面,有人认为只有RGB三色的4K才是最正统的显示标准,而WRGB只是在电视屏幕上增加了一层白色子像素,从而提高亮度,但同时减少了RGB像素,使得WRGB分辨率只能达到真正3/4。
另一方面,有人则提出,在信号处理上通过独有的回路技术和配件,可以完全符合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UHDTV标准,即3840X2160分辨率。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郝亚斌表示,RGBW 4K 面板是一种差异化技术,与 RGB 4K 技术一样符合 4 K 超高清显示标准。
此外,还有讨论RBG与 WRGB 在显示效果和成本上的差异,只有能够接收、处理并展示3840×2160像素分辨率的产品才可以称之为真正的 4 K 产品。
接着,是关于曲面超薄之争。在这个过程中,以TCL、三星海信等品牌联手推动曲面电视,并且全系产品普及使曲面的亲民化程度提升。此时,“皇帝位”的概念浮现,它限制了可视角度,同时催生出了更高画质需求。如果想要体验独特临场观影感,那么最佳位置无疑就是屏幕中心位置,同时屏幕也要足够大才能显得明显。
然而主打超薄设计如LGD创维等品牌则偏向轻薄设计,他们认为曲面只是简单地弯曲屏幕,没有给消费者带来多好的画质体验,只有更轻更薄能适应用户摆放观看需要。而TCL C1系列、长虹CHiQ Q2EU系列融合两种不同的外观技术以提供5.9mm厚度,更薄却不失优质画质。
最后,不容错过的是内容生态之争。当业界忙于搞技术抢市场的时候,“互联网电视圈”同样火爆。小米通过10亿美金投资视频服务内容遭乐视呛声“伪生态”,于是友商间就围绕什么才是“内容生态”展开探讨。
小米提出三个观点:1.乐视没有视频牌照授权;2.视频内容相对小米较少;3.关键在于强制年费来实现所谓内容生态。但乐视反驳说:1. 小米只靠松散合作关系播放片源,没有自己的独立内容;2. 关于年费的问题乐视表示硬件价格+服务费=硬件量产成本,用这种模式培养用户习惯;3. 对于牌照授权问题还未完成但正在进行中。
两者本身业务模式不同,收费模式也不尽相同,所以相互攻击指责并不再一个层次上,而是在演一场好戏。不过这场游戏中,不乏对立双方各自坚持己见,最终证明这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赛道,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忽略。这便是一番精彩的人工智能时代自然竞技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