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科技 0
在2019年11月1日,中国正式迈入了5G商用的新时代。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同步开启了5G套餐,而包括华为Mate 30 5G版和三星Note 10+ 5G等近十款支持5G的手机也同时上市销售。这一天对我们而言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一次全新的网络体验之旅。
在试商用阶段,我们曾经体验过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部分区域性的5G覆盖,但那时由于基站未完全开启,实际网速体验并没有达到预期。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2019年的几个月里,5G铺设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在笔者所在地北京,这些改善已经逐渐地对辖区内的大部分区域实现了信号覆盖。虽然这其中很多仍然是看得见但用不上的“假5G”信号,但笔者坚信待到正式商用时,这些基站将会全面启动,让北京也能享受到与韩国首尔媲美的高品质网络体验。
终于,在2019年11月1日,当天当晚,我们带上了自己的Android手机前往公司周边已知有良好覆盖的地方进行速度测试。我们的第一站自然选择了办公室附近,那里早已传来了五光十色的信息波纹。
室内环境下,我们惊讶地发现下载速度只有36.4Mbps,上行速度只有11.7Mbps,对于期待中五光十色的“真正”的高速世界来说,这样的表现实在有些令人失望。但我们并没有灰心,因为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新技术来说,即使是在室内环境下,也算是不错的情形,再想象一下走出这个空间,去尝试一些更广阔的地方,你会发现可能一切都将不同于你的期望。
然而,当我们再次踏出了家门,一路向外探索,每一次尝试都给予了一种既强烈又持久的希望。当距离公司500米、1000米乃至2000米远处,我机器人收到的数据显示,无论多远,都能稳定保持290+Mbps左右,这种稳定的表现仿佛有一种神秘力量在支撑它,不让它轻易被打破,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我不得不思考:是否真的遇到了某个不可逾越的地界?
经过几轮测试后,有同事提醒我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我目前使用的是联通提供的一份专门用于测试目的的手动办理的小型套餐,其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但直到现在,我还没有真正订购任何运营商提供的一份官方认可的人类服务合同,也就是所谓的一份真实意义上的“五七服务”。
根据联通提供的一张表格,如果你是一个从未订购过五七服务(即通常所说的宽带或流媒体)的用户,你最多只能享受300Mbps最高速率。这意味着,无论你购买哪一种价格标签较高或者说稍微靠后的计划,只要你不是那个真正意义上的VIP客户,你都无法获得超越这一限制值以获取更快速度。而对于那些付费额度更高且因此获得更多优惠条件的人,他们则可以欣赏至少1000Mbps甚至更高限量版本——这是他们为此支付额外费用来换取特权的一个直接反映。
看到这里,有些人可能已经开始抱怨起来,他们认为这样的做法简直太没道理。但如果站在运营商角度来考虑这样的策略其实并不那么荒谬。毕竟,不像慈善机构那样免费分发资源嘛!而且,就像买车一样,不是所有人都会需要顶级跑车,所以为什么一定要为每个人提供这种奢侈品呢?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允许所有人无限制进入,那么这些超载下的基础设施根本就维护不了他们想要得到的事情—那就是完美无瑕绝佳用户体验!
总结一下当前的情况:现阶段尽管我们拥有的科技水平很先进,但是面对这样复杂混乱的世界,还有什么比保持观望更加明智呢?所以建议大家耐心等待一段时间,看看未来究竟能否出现什么新的变化。如果你觉得自己确实需要那种极致快速连接的话,可以选择花费更多钱购买最豪华套餐;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由于价格昂贵以及设备单价偏高,最终成为阻碍人们接受该技术的一个巨大障碍,因此保持观望,是一种比较合理且经济效益明显的心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