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科技 0
在2019年11月1日,中国正式迈入了5G商用的新时代。三大运营商同步开启了5G套餐,同时近10款5G手机如华为Mate 30 5G版、三星Note 10+ 5G等也开始线上线下销售。在试商用阶段,我们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进行体验,但那时的实际网速体验并不尽如人意,因为运营商尚未真正开启基站。
随后几个月中,5G网络覆盖范围得到了扩大,笔者所在的北京地区已经对辖区内的大部分区域实现了5G信号覆盖。尽管这些信号多数是“假5G”,但笔者相信待到正式商用时,这些基站将会同步开启,让北京也拥有媲美韩国首尔的5G体验。
终于,在正式商用的第一天,我们使用五格手机在公司周边的五格覆盖点进行速度测试。在室内测试显示,不到4格水准的“五格”表现让我们感到失望。但我们并没有灰心,因为对于五格来说室内覆盖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原本公司内部4格的速率也不理想。
室外测试结果则令人惊喜,只要走出楼下,即可达到逼近300Mbps的高速度。这表明正式商用确实让运营商开启了基站中的五格速度,并且已经实现了高于四格的表现。但是,对比试 商用阶段测出的600Mbps乃至900Mbps仍有很大差距,是否能通过更长距离保持高速率,则需要进一步探索。
经过多轮测试,我们发现网络速度稳定地维持290+Mbps,这似乎不太正常,就像遇到了什么门槛,无论如何也无法超过300Mbps。此刻才意识到,我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五格用户。试图期间我们的手机号是联通办理的一份五格体验包,但到了正规市场化时期,我们还未真正订购运营商提供的一份有效 五格套餐。
根据中国联通说明-未订购Five G服务用户可使用最高300Mbs速率,所以即便你订购了一份有效Five G套餐,你还是会受到速率限制,以联通为例,一些低价位套餐限速500Mbs,而更高端价格类别才能解锁1000Mbs。如果你从用户角度来看这样的体验可能很不满意,但从运营制定的角度来看这样做也是合理和必要。因为做一个操作员并非慈善事业,而且Five G也不仅仅是一个福利,它应该按照不同的用户群体去定价,每个人都应负担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问题。而如果没有设置一定限制,那么所有人的需求都会涌向这条新路线,那么超负荷工作状态下的基础设施将难以保证每个人的Five G经历。此刻,从现有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存在着一些挑战和不足,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如果他们对更快网络有切实需求,他们可以选择购买更多昂贵、高单价终端设备;然而,对于绝大部分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样的设备成本过高,将成为阻碍,因此保持观望直至技术成熟或许是个更加合适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