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6 科技 0
在自然界中,智慧的力量无处不在。2015年,彩电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论战”盛况。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和创新精神的一年里,我们看到了关于4K显示技术、曲面与超薄电视设计、以及内容生态系统建设的各种讨论和辩论。
首先是关于“真假”4K分辨率的争议。虽然4K成为新一代电视产品中的标配,但也出现了所谓的“伪4K”电视。这其中,有些面板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就开发出了名为RGBW或GreenUHD的面板。而WRGB到底算不算真正意义上的4K?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一方认为,只有RGB三色才能称之为真正的4K,而WRGB虽然增加了亮度,却减少了RGB像素,因此只能达到3/4分辨率。
另一方面,有人则认为,尽管RGBW屏幕在传统RGB基础上添加了白色子像素,但通过独有的信号处理技术,它们完全可以达到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UHDTV标准,即3840X2160分辨率。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郝亚斌曾指出,.RGBW 4K 面板是 4 K 技术发展道路上的差异化技术,与 RGB 4 K 技术一样符合 4 K 超高清显示标准。
此外,当时还发生了一场关于曲面与超薄电视设计的大型演练。彩电企业各自推崇不同的外观形态,从曲面的独特造型到超薄轻巧的体验,每种设计都有其自身优势。曲面的主要优势包括提高画面的临场感和更具创意性的外观造型;而超薄则以其轻便性和空间效能吸引消费者。
同时,在互联网电视领域,也发生了一系列激烈的情节。当小米投入10亿美金打造视频服务内容时,它被乐视批评为“伪生态”。随后,小米联合创始人提出自己的三个观点:乐视没有视频牌照授权、内容较少、以及需要强制年费手段来实现所谓内容生态。而乐视回应称,小米只是松散合作片源播放,没有独立内容,并且通过硬件价格+服务费价格=硬件量产成本培养用户习惯。此外,他们还提出了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垂直生态系统,而小米则以合作开放方式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这两者的业务模式不同收费模式也不尽相同,所以互相攻击指责并非同一层次上说的撕逼,更像是演了一场好戏。
最后,不容忽略的是关于OLED与量子点显示技术之间激烈对决。在LG Display积极推动下,一些彩电品牌如LG、三星等推出了OLED电视产品,但市场普及还有相当距离。而海信推出的ULED、创维GLED,以及TCL量子点TV,则展现出新的概念和可能性。不过,即使如此,OLED仍然被业界公认为下一代显示技术,而量子点仅被看作是一种向OLED过渡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其局限性尚需进一步研发完善。